四合扣是纽扣的一种,俗称按扣、弹簧扣、车缝钮。四合扣靠s型弹簧结合,从上到下分为abcd四个部件:ab件称为母扣,宽边上可刻花纹,中间有个孔,边上有两根平行的弹簧;cd件称为公扣,中间突出一个圆点,圆点按入母扣的孔中后被弹簧夹紧,产生开合力,固定衣物。
现有的四合扣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在母扣和公扣扣合后,需要施加一定的拉力才能够将公扣与母扣分开,因此,解扣费力,操作不便,且频繁施力拉拽,导致安装公扣和母扣位置的布料容易破损。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四合母扣及四合扣,用以解决现有四合扣解扣费力,且频繁施力拉拽容易损坏布料的问题。
第一方面,一种四合母扣,包括扣面连接件、弹弓杯和弹簧片;所述扣面连接件的上缘具有外延伸部,所述外延伸部的内壁形成有弹簧片卡槽;所述弹弓杯的内侧具有活动套设于所述外延伸部上的活动槽,所述弹弓杯的杯口底部具有部;所述弹簧片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弹簧片卡槽内,另一端具有顶挚所述部且用于卡持公扣扣珠的顶挚片。
进一步的,所述弹弓杯包括设于所述外延伸部下方的第一底板、围设于所述外延伸部外侧的第一外围板、设于所述外延伸部上方的第一顶板和围设于所述外延伸部内侧用于形成杯口的内围板;所述部设于内围板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扣面连接件包括面板和围设于面板上的第一外倾斜板;所述外延伸部设于第一外倾斜板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外延伸部包括围设于所述扣面连接件上缘的下倾斜板、围设于所述下倾斜板外端的第二外围板和设于所述第二外围板上端的第二顶板;所述下倾斜板与第二顶板之间形成所述弹簧片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片的一端具有延伸至所述弹簧片卡槽内的内延伸片和卡于所述弹簧片卡槽的槽口上的弯曲部。
进一步的,所述下倾斜板的上端与第二顶板的底部之间的间距等于弯曲部的厚度。
第二方面,一种四合扣,包括上述的母扣和公扣;所述公扣包括扣珠和连接扣珠的扣脚;所述扣珠上形成有用于供所述顶挚片卡入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扣珠包括第二底板和立设于第二底板中部的立柱;所述卡槽设于立柱的上部,所述立柱的内部形成有连通至第二底板底部用于安装所述扣脚的容置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在扣面连接件的上缘设置外延伸部,并于外延伸部的内壁形成弹簧片卡槽,设置弹弓杯具有活动槽和部,弹簧片具有顶挚部的顶挚片;在解扣过程中,只需往下按压弹弓杯使顶挚片在部的压力作用下扩张,就可以实现母扣与公扣的分离。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施加拉力的解扣方式相比,解扣更轻松,可便于单手进行解扣操作,且无需施力拉拽,能够有很大成效避免装扣位置的布料出现破损情况。
100-母扣,1-扣面连接件,11-外延伸部,111-下倾斜板,112-第二外围板,113-第二顶板,12-弹簧片卡槽,13-面板,14-第一外倾斜板,2-弹弓杯,21-活动槽,22-部,23-第一底板,24-第一外围板,25-第一顶板,26-内围板,3-弹簧片,31-顶挚片,311-第一间隔槽,32-内延伸片,321-第二间隔槽,33-弯曲部,4-扣珠,41-卡槽,42-第二底板,43-立柱,44-容置腔,45-锥部,5-扣脚,6-扣面,7-布料。
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四合母扣100,包括扣面连接件1、弹弓杯2和弹簧片3;所述扣面连接件1的上缘具有外延伸部11,所述外延伸部11的内壁形成有弹簧片卡槽12;所述弹弓杯2的内侧具有活动套设于所述外延伸部11上的活动槽21,所述弹弓杯2的杯口底部具有部22;所述弹簧片3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弹簧片卡槽12内,另一端具有顶挚所述部22且用于卡持公扣200扣珠的顶挚片31。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扣面连接件1的上缘设置外延伸部11,并于外延伸部11的内壁形成弹簧片卡槽12,设置弹弓杯2具有活动槽21和部22,弹簧片3具有顶挚部22的顶挚片31;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当公扣200的扣珠扣入弹弓杯2内时,顶挚片31自锁将扣珠锁于弹弓杯2内,达到扣合的目的;当解扣时,往下施力按压弹弓杯2使顶挚片31在部22的压力作用下扩张,公扣200的扣珠脱开顶挚片31,以此来实现母扣100与公扣200的分离。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母扣100在使用的过程中,只需按压所述弹弓杯2使顶挚片31扩张就可以完成解扣,与现有施加拉力的解扣方式相比,解扣更轻松,可便于单手进行解扣操作,且无需施力拉拽,能够有很大成效避免装扣位置的布料出现破损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动槽21具有供所述外延伸部11沿着杯口方向活动的活动空间。这样,当往下施力按压所述弹弓杯2时,所述外延伸部11会活动至活动槽21的中上部;而当外力撤销时,所述弹弓杯2在顶挚片31弹力的作用下会往上回位,所述外延伸部11会活动至活动槽21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弓杯2包括设于所述外延伸部11下方的第一底板23、围设于所述外延伸部11外侧的第一外围板24、设于所述外延伸部11上方的第一顶板25和围设于所述外延伸部11内侧用于形成杯口的内围板26;所述部22设于内围板26的底部。所述第一底板23、第一外围板24、第一顶板25和内围板26所围成的空间即为所述活动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扣面连接件1包括面板13和围设于面板13上的第一外倾斜板14,该第一外倾斜板14为由下至上向外倾斜设置;所述外延伸部11设于第一外倾斜板14的上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底板23的端部抵顶于所述第一外倾斜板14的外壁,以避免弹弓杯2与扣面连接件1脱离,同时使结构也更加紧凑、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延伸部11包括围设于所述扣面连接件1上缘的下倾斜板111(该下倾斜板111由上至下向外倾斜设置)、围设于所述下倾斜板111外端的第二外围板112和设于所述第二外围板112上端的第二顶板113;所述下倾斜板111与第二顶板113之间形成所述弹簧片卡槽12,以实现弹簧片3的安装。在具体实现时,所述第二顶板113与部22之间需留有间隙,以避免影响部22的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簧片3的一端具有延伸至所述弹簧片卡槽12内的内延伸片32和卡于所述弹簧片卡槽12的槽口上的弯曲部33。通过设计弹簧片3的一端包括内延伸片32和弯曲部33,使得弹簧片3能够牢固的卡持于弹簧片卡槽12内,避免弹簧片3从所述弹簧片卡槽12脱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倾斜板111的上端与第二顶板113的底部之间的间距等于弯曲部33的厚度,保证在将弹簧片3的一端安装于弹簧片卡槽12后,槽口能够将弯曲部33牢牢卡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延伸片32的端部抵顶于所述第二外围板112的内壁。这样,在施力按压弹弓杯2使顶挚片31扩张时,能确保内延伸片32被顶死而不可能会产生松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顶死效果,所述内延伸片32的下表面贴于所述下倾斜板111的上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簧片3的另一端环设有若干延伸至杯口下方的所述顶挚片31。通过若干个顶挚片31的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将扣珠锁紧。
在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所述顶挚片31之间具有第一间隔槽311。通过使相邻两顶挚片31留有第一间隔槽311,可便于顶挚片31在压力作用下更好的进行扩张。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越来越好的实现将扣珠锁紧和便于各顶挚片31的扩张,各所述顶挚片31等间隔设于所述弹簧片3的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延伸片32对应于每所述顶挚片31均开设有第二间隔槽321,为便于弹簧片3的安装和增加弹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弹簧片3具有更加好的弹性效果,所述第二间隔槽321延伸至所述顶挚片31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部22为环设于内围板26下端的第二外倾斜板221,以更好的配合顶挚片31进行按压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母扣100在应用于布料7上时,需要将扣面6与扣面连接件1连接起来,并将布料7压紧于扣面6与扣面连接件1的底部之间,以此来实现将母扣100固定在布料7上。
请参阅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四合扣,包括母扣100和公扣200;所述公扣200包括扣珠4和连接扣珠4的扣脚5;所述扣珠4上形成有用于供所述顶挚片31卡入的卡槽41。在扣合时,将扣珠4扣入弹弓杯2内,顶挚片31卡入至卡槽41内实现将扣珠4锁于弹弓杯2内;在解扣时,往下施力按压弹弓杯2使顶挚片31在部22的压力作用下扩张,顶挚片31脱开卡槽41使扣珠4与弹弓杯2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扣珠4包括第二底板42和立设于第二底板42中部的立柱43;所述卡槽41设于立柱43的上部,所述立柱43的内部形成有连通至第二底板42底部用于安装所述扣脚5的容置腔44。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母扣100包括扣面连接件1、弹弓杯2和弹簧片3;所述扣面连接件1的上缘具有外延伸部11,所述外延伸部11的内壁形成有弹簧片卡槽12;所述弹弓杯2的内侧具有活动套设于所述外延伸部11上的活动槽21,所述弹弓杯2的杯口底部具有部22;所述弹簧片3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弹簧片卡槽12内,另一端具有顶挚所述部22且用于卡持公扣200扣珠的顶挚片31。
本实用新型的母扣100采用在扣面连接件1的上缘设置外延伸部11,并于外延伸部11的内壁形成弹簧片卡槽12,设置弹弓杯2具有活动槽21和部22,弹簧片3具有顶挚部22的顶挚片31;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当公扣200的扣珠4扣入弹弓杯2内时,顶挚片31自锁将扣珠4锁于弹弓杯2内,达到扣合的目的;当解扣时,往下施力按压弹弓杯2使顶挚片31在部22的压力作用下扩张,公扣200的扣珠4脱开顶挚片31,以此来实现母扣100与公扣200的分离。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母扣100在使用的过程中,只需按压所述弹弓杯2使顶挚片31扩张就可以完成解扣,与现有施加拉力的解扣方式相比,解扣更轻松,可便于单手进行解扣操作,且无需施力拉拽,能够有很大成效避免装扣位置的布料出现破损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动槽21具有供所述外延伸部11沿着杯口方向活动的活动空间。这样,当往下施力按压所述弹弓杯2时,所述外延伸部11会活动至活动槽21的中上部;而当外力撤销时,所述弹弓杯2在顶挚片31弹力的作用下会往上回位,所述外延伸部11会活动至活动槽21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弓杯2包括设于所述外延伸部11下方的第一底板23、围设于所述外延伸部11外侧的第一外围板24、设于所述外延伸部11上方的第一顶板25和围设于所述外延伸部11内侧用于形成杯口的内围板26;所述部22设于内围板26的底部。所述第一底板23、第一外围板24、第一顶板25和内围板26所围成的空间即为所述活动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扣面连接件1包括面板13和围设于面板13上的第一外倾斜板14,该第一外倾斜板14为由下至上向外倾斜设置;所述外延伸部11设于第一外倾斜板14的上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底板23的端部抵顶于所述第一外倾斜板14的外壁,以避免弹弓杯2与扣面连接件1脱离,同时使结构也更加紧凑、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延伸部11包括围设于所述扣面连接件1上缘的下倾斜板111(该下倾斜板111由上至下向外倾斜设置)、围设于所述下倾斜板111外端的第二外围板112和设于所述第二外围板112上端的第二顶板113;所述下倾斜板111与第二顶板113之间形成所述弹簧片卡槽12,以实现弹簧片3的安装。在具体实现时,所述第二顶板113与部22之间需留有间隙,以避免影响部22的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簧片3的一端具有延伸至所述弹簧片卡槽12内的内延伸片32和卡于所述弹簧片卡槽12的槽口上的弯曲部33。通过设计弹簧片3的一端包括内延伸片32和弯曲部33,使得弹簧片3能够牢固的卡持于弹簧片卡槽12内,避免弹簧片3从所述弹簧片卡槽12脱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倾斜板111的上端与第二顶板113的底部之间的间距等于弯曲部33的厚度,保证在将弹簧片3的一端安装于弹簧片卡槽12后,槽口能够将弯曲部33牢牢卡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延伸片32的端部抵顶于所述第二外围板112的内壁。这样,在施力按压弹弓杯2使顶挚片31扩张时,能确保内延伸片32被顶死而不可能会产生松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顶死效果,所述内延伸片32的下表面贴于所述下倾斜板111的上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簧片3的另一端环设有若干延伸至杯口下方的所述顶挚片31。通过若干个顶挚片31的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将扣珠锁紧。
在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所述顶挚片31之间具有第一间隔槽311。通过使相邻两顶挚片31留有第一间隔槽311,可便于顶挚片31在压力作用下更好的进行扩张。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越来越好的实现将扣珠锁紧和便于各顶挚片31的扩张,各所述顶挚片31等间隔设于所述弹簧片3的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延伸片32对应于每所述顶挚片31均开设有第二间隔槽321,为便于弹簧片3的安装和增加弹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弹簧片3具有更加好的弹性效果,所述第二间隔槽321延伸至所述顶挚片31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部22为环设于内围板26下端的第二外倾斜板221,以更好的配合顶挚片31进行按压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四合扣在应用于布料7上时,需要将扣面6与扣面连接件1连接起来,并将连接母扣100的布料7压紧于扣面6与扣面连接件1的底部之间,以此来实现将母扣100固定在布料7上;同时,需要将扣珠4和扣脚5连接起来,并将连接公扣200的布料7压紧于扣脚5和扣珠4的底部之间,以此来实现将公扣200固定在布料7上。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文博馆藏资源转化与方法研究 2.文创IP衍生与设计研究 3.非遗创新实践与产品设计研究 4.出版物设计与实践研究
1.传统文化与创新设计研究 2.文化遗产产业的创意理论与衍生设计研究 3.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创新研究 4.服装设计与创新研究
1.文化遗产与衍生创新设计研究 2.文创产品设计及理论研究 3.地域文化与品牌设计研究 4.文化创意与旅游服务产品设计研究究
E-mail: service@yynk.com
固话: 0769-88566677
扫码加微信